侍郎在西汉时曾是郎官之一,是皇帝外出时的随从,不是正式官职。东汉尚书权力变大时,侍郎成为尚书下属。当时每曹设6名侍郎,六曹共36人。魏晋以后尚书曹数增多,一尚书辖数曹,郎官遂成一曹头目。隋朝三省六部制既定,侍郎随尚书一起成为朝廷正式要职,相初时官阶不高,却是实权官员。明侍郎升至正三品,清侍郎升至正二品。另外,门下省和中书省也曾设立侍郎官职,一般为一个部门的二把手。
政事堂是什么场所?
政事堂为唐、宋宰相和皇帝议事的地方,乃两朝最高决策中心。唐初,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共执宰相之权,三省长官经常与皇帝一起商议国家大事。刚开始其地点设在门下省,后来又改在中书省。政事堂后分列五房: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随时待命,具体执行政事堂的各种政令。贞观年间,唐太宗为集思广益,同时分化宰相权力,给一些职位不高但能干的官员加封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等称号,让他们也以宰相身份参加政事堂会议。另因尚书省只是政策的执行机关,没有决策权,尚书省长官的宰相身份一向有些勉强。唐高宗后,尚书仆射同样须加封封号,才能参加会议。玄宗后,尚书仆射再未被加封此封号,从此被排斥在政事堂之外。唐代后期,中书令、侍中也逐渐被排斥在政事堂之外。皇权变大,相权变小。唐玄宗时,将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也有称中书政事堂或中书都堂的。后晋时又改名为政事厅。北宋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主要职权,是最高行政机构。宋以后历代不设政事堂,不过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的功能略等于政事堂。
御史台是官职名还是官署名?
御史台是我国古代监察长官的官署名,同时也指古代的监察机构,其属即为言官。秦代,建立御史制度,设众多监察御史监督政府,并以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为众御史之长。汉代,御史大夫更名为大司空(后改为司空),不再负责监察事宜,其副手御史中丞成为御史之长。因御史中丞一直驻扎在宫中兰台办公,因此其官署便被称为御史台。御史台在后来历代均存在,只是名称偶有变化,另有宪台、兰台、肃政台等称呼。御史台下设三院,一曰台院,其属为侍御史,即监督皇帝的御史,御史中丞初时便是专门驻扎在皇宫里监督皇帝的官员;二曰殿院,其属为殿中侍御史,负责监督皇宫内礼仪等事;三曰察院,其属为监察御史,主要是监督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总体而言,御史台设立的主要目的是监督百官,即“为天子耳目”。御史的品阶一般都不高,多由具清望之人担任,往往不怕得罪官员,越得罪人,名声越大。派往地方的监察官员往往都是由御史台派出,但历代都经常发生监察官员到了地方之后取代原来的地方长官成为事实上的地方长官的事情,比如汉代的刺史,唐代的节度使、观察使都属于这种情况。明代时,太祖朱元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台之名遂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