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纷纷攘攘的世间,谁是我们心灵的守门人?
在那曦光微露之时,谁将为我们开启灵智的门扉?
孔子四处奔走推行其道,汲汲以忧世。那么我们又做了什么?是如何做的?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去尽自己的责任?
无论如何,第二天,我们仍将重新踏上旅途。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孔子在卫国击磬自乐。一位担着草筐的人途经孔子居住的门前,说:“有志于以天下之心为心的人啊!在击磬抒发其郁闷不得志的心情啊!”过了一会儿又说:“寄意远大啊!亢然有力!感慨世人不能理解,如此感叹不已呵。水深则和衣泅涉,水浅则徒步而过。(何必固执不化呢?)”夫子说:“确实是这样呵!但是,最后的结论确实难以做出啊。”
朱子曰:“圣人心同天地,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不能一日忘也。故闻荷蒉之言,而叹其果于忘世,且言人之出处,若但如此,则亦无所难矣。”
深则厉,浅则揭
人在社会中生存,许多事情都要随宜权变。媚俗与势利,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尚。不媚俗不趋众,则不能入世,不能取得人们的认同,只能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虽趋众虽媚俗,而能够做到同流而不合污,实在难能;那种至清至察之人,虽卓世而独立,实则寸步难行。
人的成功或失败,不论你做得如何,终将面临社会的选择。适者生存,是铁定的法则。一切的是与非都没有什么既定的标准可言。深不得,浅不得。
然而,只要生命还在,我们就还有希望。回荡在天空的是他那悲凉高亢的歌声。震响在我们灵魂深处的是从他嘴里发出的对世道、对生活的认真吟唱。
世途艰难,命途多舛,流俗于世,谁能同其流而不合污?
不论土地多么贫瘠,前途多么艰辛,我们都必须依赖它。我们的命运生来就是如此。我们无权做出选择,我们唯一的出路在于积极适应,并力求努力改进,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只能做到如此,而唯有如此,才是我们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