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联则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内容主要是概括死者的一
挽联则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内容主要是概括死者的一生功绩,对死者进行评价,诉说自己与死者的友谊,对死者的去世表示哀悼等。
什么是收继婚?
收继婚,是中国旧时婚俗的一种,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中都有存在,指的是兄弟亡故之后收其寡妻为自己妻子的现象,也包括父死子娶庶母、叔死侄娶婶母的情况。收继婚最早起源于群婚时期兄弟共妻的风俗,进入父系社会以后,父亲的妾也成为嫡子所继承的遗产的一部分,于是往往会有子娶庶母的情况,这在某些部族甚至成为一种定制,《史记·匈奴列传》即记载:“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出塞的王昭君在匈奴呼韩邪单于死后又嫁给了其长子复株累若鞮单于。后来这一风俗为人们所摒弃,明、清两代更是用法律来禁止收继婚的行为,如《明律集解·附例·户婚》声明:“兄亡收嫂、弟亡收妇者,各绞。”但是在广大民间,兄收弟妻、弟继兄妻的事情依然经常发生,原因是一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承受不起另娶的花费,所以就有鳏寡两相将就之事。
童养媳是怎么来的?
童养媳,指女子在幼小的时候被婆家收养而待到成年时进行结婚的现象,这一称谓最早出现于宋代,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情形则早已有之。周代有所谓媵制,就是姐姐在出嫁的时候,妹妹也陪同一起嫁过去,或者是侄女陪同姑姑一起出嫁。相应于作为正妻的姐姐或姑姑,妹妹或侄女就成为夫家的媵。媵的地位要高于妾,妾往往归于奴仆一类,而媵则属于主人。有时陪同出嫁的妹妹或侄女尚未成年,这也就意味着要在夫家长大。媵制主要流行于诸侯和贵族之间,是血亲观念和一夫多妻制度相结合的产物。秦汉以后,一些贵戚的女儿在年幼时被选入宫中,成年后就作为帝王的妃嫔,或者被赐予皇族子弟做妻妾。这就是童养媳的早期形式。后来,童养媳的现象逐渐从宫廷和贵族延至民间与平民之中,并且一度十分盛行。童养媳现象在社会上流行的原因主要是百姓生活贫穷,加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女嫁从夫,女儿不被视为自己家里的人,在养育子女发生困难的时候就将还很小的女儿送给富裕一些的人家,等长大了就自然地成为人家的媳妇。在于夫家来说,与童养媳结婚和正常的大娶相比也可以节省很大的一笔费用。另外,古代曾有用结婚来“冲喜”一说,也就是在公婆或者丈夫发生重病的时候,提前娶亲,用喜气来冲掉灾气,有时男子的年龄还很小,也就找童养媳来娶亲。童养媳由于家庭贫穷,所以到夫家之后常常很受轻视,而且年龄幼小,不能给自己做主,生活往往很凄苦。